《凤回巢》:爽文风口下,应时而来的“拓荒者”

发布:2018-12-28 10:55 · 娱乐圈那些事儿

从2016年连载期间算起,两年多的时间里,《凤回巢》一再创下令人惊叹的成绩:起点网APP侧点击2452万+、推荐票51万+、评分8.6分,评论3000+条,多次获得起点女生网首页大封推,被收录精品频道,起点女生完本榜点击量排名第二;QQ阅读阅读量228万+、收藏99万+、赞赏47万。读者更是覆盖了16-46岁的女性群体,从80后群体、青年白领到学生群体,悉数被俘获。

《凤回巢》:爽文风口下,应时而来的“拓荒者”

如果说,这些数字还只是读者赋予《凤回巢》的高光时刻,那么跳出网络文学的维度,来到古装影视创作的领域,《凤回巢》故事模式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纵观古装剧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大女主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尽管同题创作不少,但真正能跟观众形成交互、给予带入感的现象级作品,始终有限。

这种关心度的缺失,跟制作水准无关,而是一种叙事理念的错位――大浪淘沙之下,诉诸激烈冲突,感官刺激的爽文化,需要更丰富的视角加以展现。

如此看来,《凤回巢》作品中的权谋、宅斗、复仇、爱情、甜宠等多重标签,纷杂交错的剧情网,恰恰是让《凤回巢》拥有这种成为“拓荒者”的资质根本。

正像有些网友调侃的那样,《凤回巢》可谓“360度皆可改编”,它在跨媒介发展上的生命力和延展性是毋庸置疑的。

心有四方天地 ――?势均力敌的感情最动人

有了好的外表,还需要有优秀的灵魂。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时代特性与热度指标,单从《凤回巢》本身来看,创作者不妥协、不将就、不盲从的态度,也赋予了这部作品不一样的吸引力

告别巅峰,重来一世。女主角顾菀宁并非带着被毁灭的怨恨而来,而是直面遗憾、困境寻找希望,这也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

不再如同观众所熟知的在血光中生死搏杀的爽文一样,也不再试图展现人性之恶与暴力,顾菀宁开始用那些积极而美好的方式,讨论希望与新可能如何得以确立

二次选择,弥补成长之路上的遗憾,将曾经磨难的一一奉还,这是上位者的锐意;拯救心爱之人的离世,弥补曾经缺失的感情,让来世再见的诺言得以实现,这是爱情的赎回。

女主角“30岁少女”的设定,让角色本身有着足够成熟的心智与担当。带着观众喜闻乐见的爽利潇洒与温柔善良,内心容得下四方天地的顾菀宁,描摹的正是最令人着迷的女性形象。

正如一位读者的评价:“这本书让我觉得设定最好的就是情节,女主并不是怨妇穿越,而是权倾朝野的太后,她并不恋权势,不过是为母则强罢了!”

如果把《凤回巢》放入时代背景下解读,有趣的成分则更多。

在今年爽文化的风口下,女主角从温柔贤淑的“白莲”进化为睚眦必报的“黑莲”,极端性的人设发展,是对曾经“红颜凋零岁亦将暮”的荧屏女性的报复性结果。在编剧赐予的高能buff之下,女性意志赢得了期待已久的张扬。

不过,大多作品本质上仍然难以逃脱性别意识枷锁――它们讲述的仍是许多女性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宠爱而相互倾轧,这是进退失据的女性意识。

从这一维度来看,站在无性偏向立场的《凤回巢》很难用单纯的“大女主”或“大男主”标签来定义。它没有一味弱化男性角色,也没有一味的张扬女权。两个人同样的命运安排,同样的复归轨迹,同样都是自主自立的个体。势均力敌的情感张力下,强调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价值观,也是对当代受众审美需求的呼应

逐渐冷静的市场,对IP内容已经有了全新的思考。寒冬之后,期待翻倍,观众亟需再见一次立得住、传得开、有共鸣的“中国故事”。

从数据、内容以及时代特征这IP改编的关键三方面而言,蓄势待发的《凤回巢》已经具备了爆款的诸多要素。因此,或许可以笃定的说,在不久的将来,登上荧屏的《凤回巢》也势必会为古装市场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我们拭目以待。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