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赵丽颖最爱的那一口儿

发布:2019-01-04 11:11 · 娱乐圈那些事儿

羊肉价贵,一斤900钱,黄河鲤鱼一斤还不足100钱。辽国又严格控制出口,好几斤茶叶才换来一只,寻常人家是吃不起的。

莫要说寻常人家,纵是知府衙门――

冯梦龙的《古今概谈》,写杭州一厨娘,颇擅制羊,某知府请她烹羊头签,都得以轿子接送。

这也就罢了,此厨娘做五份羊头签,张口要十只羊头,且只刮下羊脸肉便将羊头扔了。这跟吃西瓜只挑最中间那一口儿有什么分别?

滋味是好滋味,用葱酱腌得“馨香脆美,济楚细腻”。但也忒靡费了,害得知府私底下常常叹气:吾辈力薄,此等厨娘不宜常用!

因为此,羊肉在宋朝,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皇室贵族或者士大夫阶层才用得起的。

知否知否,赵丽颖最爱的那一口儿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文人雅士聚于树下,设一大案,推杯换盏,意态悠然

倒是可怜了苏东坡。

宋哲宗时,他被贬为罪官,下放至惠州,不敢与当地权贵争抢羊肉,便私底下拜托屠户,每日杀羊时,为他留下那些没人要的羊脊骨。

他将羊脊骨煮透,以酒浇之,点盐少许,用火烘烤至微焦食用。约莫三五日便要吃上一次,自称有海鲜虾蟹之味。

千百年后,一蒙古王爷也尝了这道,赞不绝口。又见其形状如蝎,当即为之取名:羊蝎子

这苏东坡有一友,叫韩宗儒,也爱极了羊肉,无奈家中贫瘠,吃不起。

彼时苏东坡的字已颇为闻名,到处有人收集他的墨宝。韩宗儒便给他写信,将他的回信送给殿帅姚麟,一次就换下好几斤羊肉。

一来二去,黄庭坚便调侃苏轼,“从前王羲之的书法能换鹅,如今你的书法能换羊了。”

恰逢韩宗儒又寄信来,苏轼大笑,对送信的小厮说,“告诉你家主人,今日屠户休息,没肉吃喽。”

知否知否,赵丽颖最爱的那一口儿

??左图为苏轼肖像,元朝赵孟?绘。右图是其书法作品《寒食帖》局部,纸本34.2×199.5cm,现藏于我国台北市故宫博物院。在民间,曾被戏称为“换羊书”

可知宋朝人有多爱吃羊。

神宗时虽进了猪肉,但御厨每年仍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猪肉“仅4131斤”,不及羊肉零头儿。

如此这般,上行下效,没多久便传至民间,于是婚丧嫁娶、金榜题名,都会有只羊躺在案板子上。

且肉质实在细嫩,当炖得酥烂,去下筋骨,入口即化,吃起来又十分斯文。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