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发布:2019-03-05 10:42 · 娱乐圈那些事儿

事情要从1980年代说起。1982年,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动作电影《少林寺》在内地公映后,以1毛钱一张的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表现出了当时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的强大热情。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与此同时19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第五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这批电影人中,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两度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两人包揽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在《少林寺》的轰动和第五代的高调开场中,中国电影走到了一个发展大众电影还是精英电影的选择路口。然而,当时还处于国营制片厂末期,未全面开始发展商业电影。以及当时的种种时代原因,造成了第五代导演选择了继续探索精英电影而未在当时进军大众电影。

1980年代、1990年代电影走向精英化的同时,电视开始在中国家庭中普及开来、随后是录像带、盗版碟。这些使得国产大众电影的发展雪上加霜。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2000年后,随着电影市场化浪潮的兴起,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代表才意识到大众电影的重要性,然而已是物是人非、为时晚矣。

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记忆里,国产电影缺失了,除了少部分受过教育的人有幸在那个年代看到了第五代、第六代的作品;其他人的年代记忆中只有电视、流行乐、香港电视、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了。

20年间,国产电影失去了一整代观众。这一代观众,当他们在这几年才走近电影院看《泰濉贰⒖础墩嚼?》,看着年轻人在电影院享受着国产电影的黄金时期,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代,会是怎样的失落?

当下国产电影的时代责任

贺岁档电影《流浪地球》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全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的热映昭示着,国产电影工业的逐渐完善,国产电影的传播力量也开始变得不容小视。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但与此同时,当下的国产电影工业越发成熟,而“中国制造”的电影却还没有形成如好莱坞电影那般稳定的主流价值观。

容我杞人忧天地反向思考,电影界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肩负起电影传播的责任,极其容易出现一个电影版的“咪蒙”。电影的传播影响力是惊人的,那个时候,逐渐流畅的叙事方式会将不好的价值观迅速植入到还未准备好的观众意识中,这造成的伤害必将是毁灭性的。

国产电影市场在发展,在绝对的票房数据上,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是要形成中国式的普世价值观。

在这场价值观的梳理中,电影知识分子真的不可以再缺位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天天开心233

不,应该担心普通劳动人民的缺失。

时间:2022-05-28 00:30

回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