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多数是以严肃为情感和论调,这样的气氛下不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再者除非是极端完美的纪录片,否则很难知名,而且纪录片区别于故事片而更容易制作导致质量更是层次不齐。这是纪录片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有一部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打破了这一铁律,有诙谐、幽默、亲民,也有严肃、谨慎、客观,既有旁白的客观叙述,也有剧场的角色扮演。
《历史那些事》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就一战成名,轻轻松松两句引入主题,在枯燥的叙述中加入流行元素和网络语言,使叙事变得轻松、幽默,而又在该严肃的时候谨慎、客观,全片中几次引用苏轼的诗词都显得务必敬重、钦佩,在本该是纪录片结束的时候升华主题:“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令人肃然起敬。
而该片的特色“历史小剧场”更是被B站观众成为“正片开始”。历史小剧场通常以某个历史事件为根基,根据历史文献进行有限度的改编,正如每集开头所写:“本片为实验纪录片,所有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记载。历史小剧场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非虚构。”例如第三集《请回答604》中第一个历史小剧场是隋文帝杨坚逃出宫中记者采访,先后用了“打工哥”、王境泽“真香”的梗;第二个小剧场用了王家卫的拍摄风格,展现当时开发商杨勇挖出隋炀帝杨广墓的新闻事件。
该片涉及纪录片的镜头,依旧是中规中矩,最多旁白稳中带皮、皮中求稳,但语言精练,让人过目不忘。我们可以说,网络语言虽然较为世俗,不如文言文、书面语优雅,但网络语言毕竟更加容易理解,而且该片的受众主要是90后00后这种“二次元”和ACG的主力军,本身这两代人就没有生在书面语“泛滥”的时代,若这部纪录片还走老路子定会丢失观众。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是不如文言文书面语干练、准确的,因此该片也会给人以“解说失实”的错觉,但其实该片面对的受众并不需要精准到点的陈述,而是AOE般的科普。这部纪录片的定位是“历史科普纪录片”,这也为其语言风格做出了解释,一是趣味性,二是不追求极端的准确性。因此,从历史科普纪录片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甚至称得上优秀的尝试。
但也有人诟病其“戏说历史”,个人认为,这要么是思想太过老套,要么是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甚至基础知识,要么是纯粹的杠精行为。纪录片只是一种体裁,其内容、风格是并不统一的,在其内容并没有毛病也没有政治思想问题,单纯地诟病风格,我只能说:“傻逼快滚,不喜勿喷。”大概该片的宗旨,也在于贯穿在主题曲和预告片的一句:历史是镜子,更是我们的人生。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