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切尔诺贝利拍成了英美自己?改编不是胡编

发布:2019-06-02 17:04 · 娱乐圈那些事儿

八十年代苏联最低工资每月80卢布,普通劳动者月收入100-200卢布,而据西方自己的研究,煤矿行业工人每月400-500卢布。煤矿工人由于行业特殊性和高工资在当时备受尊敬。

所以灰头土脸的苏联煤矿工人更像是编剧用西方当时自己的情况套用。

没错,就是当时英国矿工的严峻处境。

1984-85年,英国撒切尔首相决定跃进式地关闭大批煤矿,当地煤矿工人面临失业且拿不到补偿,回答他们的,只有撒切尔派来的大批警察和特工。

抢救切尔诺贝利拍成了英美自己?改编不是胡编

英国是自由国家,你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挨打方式

撒切尔的铁拳砸向英国煤矿业,又把很多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行业冷酷无情地私有化,这才是“铁娘子”名头的由来,而不是什么马岛战争。

所以说,剧中更像是把朝不保夕,对当局极度反感的英国煤矿工人套在了苏联矿工的头上。

另外,挖掘的隧道全部用预制板包裹起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护,当时的录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抢救切尔诺贝利拍成了英美自己?改编不是胡编

纪录片镜头:防护板包裹的隧道

剧中却大肆渲染没有防护,还没有任何补偿。事实上,苏联时代对所有受到核电站事故影响的人定期体检,参与救灾的人都有补偿金。真正的困境出现在苏联解体之后,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原有的补偿微不足道,而后来独立出来的国家以各种理由推脱对相关人员的保障。

缺失的人物与诱导思考

率领航空部队救灾的基辅军区空军参谋长安托什金少将压根没有出现,这位身先士卒驾机穿越放射性烟尘测量辐射剂量,顺便,此人活下来了,1998年退役,目前依然健在。

驾驶米-26直升机吊装预制金属屋顶的试飞员杰米扬诺维奇也没有在剧现,按说用这位来凸显“西方的伟大”是最好不过的机会,后来西方的医学专家也参与救治杰米扬诺维奇的辐射病的工作。很可惜,没救过来,这位英雄试飞员1990年去世。

也许这是为了避免展示苏制米-26直升机?看来西方也害怕观众看到这种能吊起民航客机的巨型直升机,进而怀疑西方媒体灌输给民众的印象呢?

抢救切尔诺贝利拍成了英美自己?改编不是胡编

可以吊起客机的米-26

要说这是为了电视剧结构紧凑,我是怀疑的,第4集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事件来描述一个简单的情节:外围救灾军队在扑杀受核辐射影响的奶牛和狗,除了零星游荡的,还重点表现射杀聚在一起的狗崽。

可能一般中国观众看了之后能表示理解,无论灾害还是疫病,这都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不过,杀宠物在西方文化里是罪大恶极的行为。估计剧组觉得一般的情节已经不足以引导观众进行思考了吧。

讲话的裁剪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救灾中最无奈的一段是清理事故机组屋顶上高辐射的石墨碎片。在遥控机器人故障之后,苏军不得不让军队穿上铅防护服去清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