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成为自己

发布:2019-06-23 10:13 · 娱乐圈那些事儿

学习画画的时候,画室的老师是允许学生们在画画的时候听音乐的,所以那个时候梁博就天天听歌。后来他慢慢发现自己听歌以后,就不画画了。他真正喜欢音乐,还是因为吉他的出现,“有一个乐器在自己的生活里,那种冲击力是完完全全没办法用美术去比的,那个冲击力太强了!”他说。

“从那以后,我的人生在我的心里就不一样了。每天除了睡觉,我基本就在吉他教室里,而且回家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放下书包手都不洗拿着吉他奔进卧室。后来读大学,当我的一些师弟问我一天练多长时间琴时,我就说,那时候我基本跟吉他睡,你应该问我一天多少时间不碰琴。”

有点小才华,会画画、懂音乐,非常不起眼的普通学生――梁博这样勾勒当时的自己。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心里存在一个很有独立色彩的世界。他讲不出来以前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可能我的人就是出格的。”突然之间,他说了这么一句。

梁博:成为自己

梁博同样反感界定自己音乐的风格,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那就是包含很多元素的流行音乐。“我不想给它设定条条框框。因为我自己写歌,一般都是先有旋律后有歌词,所以我唯一判断的标准就是耳朵,听过之后再判断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就可以了。”

很巧合的是,Beyond乐队成员黄贯中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家驹会把很多音乐叫作流行音乐,包括他们自己那首前卫金属风格的歌曲《金属狂人》。

主动选择

梁博在对话中非常简单直接,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系。

采访过梁博的凤凰U Radio综合台主持人涛涛回忆,梁博在现场给自己录制一些歌曲的推荐语时,居然拿着话筒冷场了。五分钟之后,梁博对他说:“我还是不录了。”这五分钟里梁博一直在想,应该怎么样说才不会让大家觉得他一直很强调自己的作品,又能够让大家很客观地去听到他的音乐。“他其实觉得解释有时候是多余的,因为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涛涛说。

梁博:成为自己

坦诚,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展现。聊起他最近在节目中唱的那首《你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时,他说:“那歌挺悲伤的。”他对这首歌没有描述太多,但你能听得出来,那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悲伤。“我只是用一个很直白的文字给你讲了一个故事。”他对《Q》记者说。

在许多人眼里,梁博很难“聊”,对于这点他是这么说的。“如果我想去交流,如果我想去跟别人认真地沟通,我是有方法的。”

不过,梁博也说:“人们所推崇的情商、智商只是一种工具,人与人沟通还是取决于一个真诚的心。”

这也是我们在采访中真正感受到的东西。

Q&A

梁博:成为自己

Q=《Q》杂志A=梁博

Q01:你去《我是唱作人》的原因是什么,你当时和车澈老师是怎么沟通这件事的?

A:其实我觉得我们还是从听音乐开始,因为我觉得这个是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当时是在录音棚里大概给他听了几首歌,就是下一张专辑里的歌,他还挺喜欢的,我觉得这个也可能还是因为我的音乐让他有感触,然后促成了这件事。

Q02:《我是唱作人》毕竟是一个真人秀,参加之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A:我怕它让说很多话,讲很多故事。现实来讲的话,还真是就没有人管我,这个所谓的真人秀是你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你想说的你可以说,然后确实是完全真实的。我担心的是我要表演成另外一个人。

Q03:现场有101位大众评审,你能感觉到这些人在审视或者说在评价你的音乐吗?你有这种意识吗?

A:我有这种意识,我有这种感觉,确实是101位音乐评审,当他们被赋予评审这个身份的时候,他们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你,当然这个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觉得我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你会看到有一些人在这一场把票投给了你,他在下一场投给了别人,所以说这个也能说明他的客观。而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在我上台表演的那几分钟。你不是评审,你是听众,你再严格再刁钻,你也会在那一瞬间投入音乐。当然当音乐声停止之后,你会再回到你评审的身份,你想去审视一个人的话也是OK的。对我来说,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去改变一个人的角色。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