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王(2019)》――迪士尼的争议选择

发布:2019-07-20 11:30 · 娱乐圈那些事儿

在现在这么先进的CGI技术基础上,真人版的确是个很好的选项,绝大多数镜头都由电脑和绿幕前想象着演戏的演员做到。因此近些年来有许多真人版童话电影,比如《魔境仙踪》、《睡美人》、《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等,当中不乏可以称得上佳作的作品。尤其是迪士尼,这里面有许多出自其手。

然而《狮子王》这种几乎完全还原野生动物形态和习性的电影是怎么回事?虽说《狮子王》的确全部以动物为主角,可直接把动物放上来,展示他们最原始的野态,是不是有点不符合童话故事这个定位?

动物类的童话故事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它们只在最低限度保留了动物的野性部分。比如牛吃草,狼吃肉,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做更改,算是底线。可要让故事好看,脍炙人口,就必须把动物从野性变人性,让人产生共鸣才行。因此即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节再愚蠢,灰太狼也是要吃羊的不错,可制片时对世界观做了非常系统的修改,灰太狼一家子可是要用锅子煮过吃熟羊肉的。

关于动物人格化这一点,《猫和老鼠》可以说是最极致的例子。

《狮子王(2019)》――迪士尼的争议选择

《猫和老鼠》作为一个经典喜剧动画系列,多年来受到无数人喜欢,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虽然是围绕猫和鼠这一对动物界中永恒的死敌展开,内容中也有不少猫抓老鼠的情节,但他们的对抗显得势均力敌,更像是一对人类欢喜冤家。老鼠虽然身材矮小但是聪明,猫虽然比老鼠高大许多,但是智力明显不行。因此《猫和老鼠》的故事,简直就像一个傻瓜保安和精明小偷的对抗。这样一来,观众好理解故事的内涵,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故事中抖的包袱也就很容易响。

与《猫和老鼠》相比,童话故事更多的不是希望观众捧腹大笑,而是随着故事情节起伏,心情也能跟着起伏。复杂的剧本和背景,想让观众产生强烈代入感,自然就更加需要人格化的渲染。而不是新版《狮子王》中那种,动物们除了龇牙咧嘴外几乎没有什么表情,甚至经常会有些很原始的抓耳挠腮动作,不仅很违和,还会让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格代入感轻易被抹杀。就比如刀疤这个角色,的确凶相毕露,跟老版比更加不像好人。可迪士尼你们应该不是想只给看过老版电影的人来情怀的吧,这种阴森恐怖在自然界凶相毕露的场面,吓哭了小朋友怎么办?

就算是真狮子身上取来的材,你们进行点CG表情加工,让他们表情丰富点好懂点不好吗?

《狮子王(2019)》――迪士尼的争议选择

迪士尼这些年非常倔强的开发着自己的产品线,从超级英雄到真人版童话故事。那么,笔者若是问问各位看官,你们说起迪士尼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恐怕还是各位公主,各种奇缘,或者是《疯狂动物城》这些动画片吧。

恕我直言,情怀无价,重制很有诚意,但这片子其实很毁童话气氛。对于看过老版的老观众来说,这片子必须不及格,对于没看过老版的观众,兴许能算是个6分以上的视效大片吧。至于这片子会有多么深入人心?只能说,由于原始的动物题材,很多时刻本来是很有感染力,音乐渲染也刚刚到位,眼泪在眼里打转的时候,狮子一张嘴或者一挠头,当时就一头黑线,算了吧。

说实在的,迪士尼在重制《狮子王》这件事上没有做错。因为重制如果用CG动画的方式表现,那和老版的《狮子王》没有本质区别,就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升级版作品。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作品,想要摆脱老版《狮子王》“动画电影经典”这块金字招牌的桎梏,就只有走真人版这条路。只可惜,包装没选好型,引起不适。加上坤坤站台,这波操作真的是……

过于真实。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