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终觉悟到,亲人去世,是人世间谁也无法避免的。于是,她开始感到安慰。
金庸说,从此后,他开始学会接受,并潜心研修佛法。
挚爱来去匆匆,人世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2
这种苦痛,金庸一再承受。
1951年,那时还未开始写武侠小说、还未取笔名金庸的27岁的查良镛听到消息,说他的父亲查枢卿,在人民专政的“镇反”运动中,被以“不法地主罪”的罪名枪决杀害。
他的父亲查枢卿,是上海震旦大学的早期毕业生,在他的故乡浙江海宁周济乡里,在民国时曾经一次就捐出1000亩水田作为“义田”,是远近闻名的慈善家。然而,查枢卿终究死于新时代的“镇反”风潮。
很多年后,金庸在自传散文《月云》里回忆了这件事:
“从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但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
“宜官”,是金庸的小名。
后来,他在小说里写了许多个身负杀父之仇的少年故事。故事里,那些少年总在寻找自己的父亲。杨过在找父亲,乔峰在找父亲,段誉在找父亲,虚竹在找父亲,石破天在找父亲,张无忌在找义父。
那些主角,都在找父亲。
1981年,邓小平在北京接见金庸。交谈中,邓主动谈起金庸父亲的事,并表示要“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则回答说:
“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
此次会面后,浙江省海宁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调查组,对金庸父亲查枢卿被杀案件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说是“冤假错案”,遂由浙江省海宁县法院撤销原判,宣告“原判认定查枢卿不法地主罪的事实不能成立,判处查枢卿死刑属错杀。”并给予平反昭雪。
得到消息后,金庸专门写信给浙江海宁县委,信中说:
“大时代中变乱激烈,情况复杂,多承各位善意,审查三十余年旧案,判决家父无罪,存殁俱感,谨此奉书,着重致谢!”
尽管父亲的血案已过多年,他总是记得,在教会学校震旦大学毕业的父亲查枢卿,有一年圣诞节,送给他一本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作为节日礼物。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