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高尔泰在蒙地可精舍 来源于《寻找家园》插图版
而正是后面的卷三,也是被出版社删去最多的部分,给我的阅读体验是最好的。也许是因为对前面内容进入的状态较慢,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最后一卷是高尔泰先生情感的一个爆发状态,他把许多懊悔,思念,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故事都集合到了这一卷里。相比起前二卷的故事,我更喜欢看到高尔泰还有其他人物之间的互相联系,更喜欢看到属于每个个体的故事,通过每个个体的故事看到那一代人整体的命运轨迹。所以这本书特有的历史价值也在这些内容上有所体现。
最令我惊奇的是高尔泰对之前经历的故事和环境有着如此清晰的记忆力,时隔多年仍然对一些细节有着详细的勾勒和描述。这些在那一篇纪念女儿的《没有地址的信》有着具体的体现。一个个关于女儿的故事在纸上读起来仿佛就在现场看着高尔泰与女儿在西北、在北京的生活。
看到高尔泰在工地上干活时女儿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小泥人,看到女儿因为想念爸爸把最后一块肉含在嘴里却遭到高尔泰的打骂,看到女儿想跟爸爸睡觉却找不到爸爸而光着身子跑出来最后还被高尔泰打屁股……高尔泰把女儿从小到大成长的细节都倾注在这一篇文章里,读着读着,我不禁也想起自己小时候与父亲的故事,读到最后,合上书本,陷入沉思不能自拨。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了父亲,我会不会比高尔泰做得更好呢?个性十足的高尔泰作为父亲的角色其实并不可以说是合格的,他让女儿多次陷入自己制造的麻烦中。但是在他笔下的女儿总是那么乖巧,同时又是不幸的,从童年开始跟随着高尔泰四处漂泊,遭受了许多不公正待遇,甚至被南开大学取消入学资格,同时还受头疼与精神分裂的困扰。高尔泰最后离开祖国时把女儿独自留在国内既让我感到困惑又惋惜。如果说能够带着高林一起逃亡,那么高林的命运必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读者,我并不能清楚地知道那个时期的具体形势让高尔泰作出这样的决定,但我能感受到高尔泰身为父亲那种难以弥补的遗憾。高尔泰也在文中多次承认自己的粗心和马虎,疏忽了对女儿的照料,甚至时常忘记女儿患有精神病。当然,女儿高林的悲剧更多是因为那个时期的体制问题与各种不合理,把高林的不幸都归在父亲身上显然不合适。每次回想起高林的命运,我总是忍不住思考,在那个时期,会有多少无辜的子女只因为自己父母长辈的“特殊”身份而有着与其他同龄青年截然不同的命运。但是如果在高林最痛苦的时候,在高林的成长路上遭遇太多苦难时,在她最需要父亲时,高尔泰能够正确地指引她走出来,那么可能又是另一个结局。
有时候,恰恰是性格决定命运了一个人的命运。高尔泰的性格注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适应政治环境的麻烦,而高林与父亲相似的性格也注定难有顺畅的人生。说到底,命运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把父女俩牢牢地困在不自由的囚笼里,当高尔泰最终获得自由往美国出发时,如女儿所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此又焕发出生命力,而高林这朵还有着无限可能的鲜花却就此凋零,她被生活的痛苦磨尽了活力。或许,这就是老天让高尔泰获得自由所付出的代价?
记忆中的家园
关于这本书的争议大多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萧默。他对书中的一些历史细节提出了一些异议,在阅读中也能从注释中发现。我想,在读《寻找家园》的时候,读者更多地会把它当作有纪实特点的小说来看,并不会像萧默一样紧抓着历史的细节不放。也许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史实上确实是有厘清的必要,但在后来关于两人的学术和其他私人的争端也无耐心再去关注。我一直相信,能把这本《寻找家园》写得那么生动,笔法如此质朴细腻,能在这本倾注了那么多真挚情感的高尔泰,一定是一个内心纯净的人。也许在与萧默等人的争论中,他更多的是在保护自己的那份真挚与坚定。对于历史的一些错误记忆,我想所有人都难以避免,每个人对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总有自己倾向于相信的版本。
对我来说,高尔泰并没有走远,他带着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对女儿的思念,对生命带给他的所有不幸与幸运,以旁观者的角度在大洋彼岸看着他深爱的那片热土。富有才华和经历坎坷的他,相信一定是爱着他的祖国的,他也一直在追寻着他内心那个让他依赖的家园。我曾做过各种远离家乡,到达远方的梦,可是当我读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我才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永怀赤子之心,无论在哪,就如高尔泰时常仰望北美星空的同时总能记起在故乡的往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尔泰先生与夫人浦小雨女士在雨舍,图片来源于郝华忠先生博客
高尔泰对自由的向往与真理的追求让他在一生中做出了许多需要承担巨大后果的决定,包括写下这本《寻找家园》。如果有一天我也处于类似困难的境地,也许我会不断地问自己:你敢吗?你愿意吗?愿我们都能如高尔泰,在逆境中坚守自己,即使在异乡也能始终连接着故乡,找到那个内心深处的美好家园。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