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发布:2018-11-02 23:47 · 奇闻异事

利维坦按:说实话,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张唱片封面是披头士的《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在这张唱片封面中,你能看到有八位披头士成员:居中的四位奇装异服,左侧则是乐队四位西装革履的蜡像,这当然是披头士的恶搞。最有意思的还是看后面那些头像的拼贴,仔细瞅瞅,你会发现很多熟悉的面孔:神秘主义者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小说家爱伦・坡(Allan Poe)、科幻作家威尔斯(H.G.Wells)、写爱丽丝的数学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演员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诗人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甚至还有哲学家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据说原本封面上还安排了圣雄甘地,可当时的EMI公司高管认为这有可能涉嫌亵渎宗教,所以就没有出现在封面上(原计划封面上还应该有希特勒和耶稣,最后也被毙掉了)。


Sonic Youth《Daydream Nation》,1988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Discogs

Sonic Youth乐队这张唱片封面来自德国著名艺术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82年的一幅名为《蜡烛》(Candle)的布面油画作品。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葛哈・李希特的《蜡烛》。90x95cm,布面油画。图源:Gerhard Richter

李希特的绘画作品风格多样,不过,就上面这种《蜡烛》来说,他往往通过拍下或找到的一张照片开始,从当中取材所要的色调,在画布上描绘出景物,逐步修饰到完成,时而加上柔软的刷子轻触、时而以刮刀涂抹,制造出独有的“模糊”效果。绘制这些静物的灵感,据说来自于画家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和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后两位都是擅长明暗对照法和烛光光源绘画的高手。而静物中这种“模糊”的视觉风格在他的很多画作中都有体现,比如其本人的自画像: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李希特《自画像》,51x46cm。图源:The Conversation

你以为李希特只画了一幅《蜡烛》?错了。

事实上,在1982到1983年期间,他创作了多幅蜡烛,有一根的,有两根的,有三根的……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Gerhard Richter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1979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Medium

这张经典到快要烂大街的唱片封面,当年是由设计师彼得・萨维尔(Peter Saville)设计的。而这张图代表什么含义呢?不了解的人往往以为是某种神秘的电波或者山脉,但它其实是一张脉冲星(中子星的一种,为会周期性发射脉冲讯号的星体)的频率路径比较图,整个图像是基于脉冲星的频率数据而来的,每条横线代表脉冲星的一条路径的频率,在图像中间是每条曲线大概的集中峰值。原图来自一本破旧的剑桥天文百科全书,由Joy Division乐队的吉他手兼键盘手伯纳德・萨姆纳(Bernard Sumner)找到的: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The Atlantic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pulsar.ca.astro.it

1967年11月,剑桥大学的乔丝琳・贝尔・伯奈尔(Jocelyn Bell Burnell)和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利用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了脉冲星。脉冲信号非常规律地以约每秒一次的脉冲率跳动。这一脉冲的来源暂时被称为“小绿人1号”(Little Green Man 1,或LGM-1,现在被称为PSR B1919+21),几年后被确认为一个快速旋转的脉冲星。

The Smiths《Meat Is Murder》,1985

几张著名唱片封面背后的往事

图源:FeelNumb.com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