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形象的变身史

发布:2018-11-09 09:43 · 奇闻异事

利维坦按:在1229年的《魔鬼圣经》(Codex Gigas)巨型书中,用整页篇幅绘制有一幅独特而著名的魔鬼撒旦画像。而在包括此页在内的附近数页上,文字和纸张都比全书的其他部分更加严重地黑化了。

魔鬼形象的变身史 魔鬼形象的变身史

《魔鬼圣经》中的撒旦形象

专家认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幅魔鬼画像经常被翻看,而使此页更加经常性的暴露在阳光下,使羊皮纸张吸收了更多紫外线而黑化了。当然,神秘主义者并不会这么看。传说此书的抄写人是一个僧侣,因为触犯了修道院的律条将要受酷刑处死。为了逃避严酷的刑罚,他宣誓在一夜之间制作一部包含所有人类知识的书籍以永久彰示修道院的荣光。午夜将近时,他明白自己无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在魔鬼的帮助下他抄写完成了全书,并将魔鬼的画像加入了书中以显示撒旦的力量。魔鬼在书中的能量侵蚀着书的拥有者和书本身,使得书的主人遭遇厄运,也使得魔鬼画像附近的书页如同被火烤般黑化了。

追溯人类宗教的历史,早期的魔鬼形象远非如《魔鬼圣经》中那般凶恶,而本文将试图还原那一段往事。


魔鬼最有名的形象可能来自于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67年写成的杰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这部史诗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是人类的堕落,二是一名天使的堕落。路西法(Lucifer)一度是众天使中最美丽的,他背叛了上帝,化身成为魔鬼,人类的大敌,他:

“倒栽葱,全身火焰,从净火天上

摔下去,这个敢于向全能权利者

挑战的神魔迅速坠下,一直落到

无底的地狱深渊,被禁锢在

金刚不坏的镣铐和永不熄灭的刑火中”

――《失乐园》,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魔鬼形象的变身史

受弥尔顿《失乐园》的启发,威廉姆・布莱克(William Blake)在1808年创作了以撒旦撺掇堕天使反抗上帝为主题的版画。图源:V&A博物馆,伦敦

塑造角色的时候,弥尔顿借用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早期逐步成型的魔鬼概念:上帝和人类的敌人,女巫的主宰,罪孽的诱发者。在基督教国家的集体意识中,魔鬼的形象就是如此,基本没有改变,但它的本源却相当复杂,可以追溯到许多源头,不止《圣经》。

基督教的《圣经》中只有几段关于魔鬼的描述,并没有讲清魔鬼的长相。在《创世纪》中,那条引诱夏娃的毒蛇和撒旦有紧密的联系,但神学家们认为,《创世纪》一章的写作时间要早于魔鬼这一概念的出现。《以赛亚书》和《以西结书》中有段落隐约提到过路西法的堕落。《旧约》中的撒旦并非上帝的敌人,正如他在《约伯记》中的所作所为显示的那样,他更像是个具体的反面角色。

蓝色的魔鬼?

魔鬼形象的变身史

图源:BRIDGEMAN/ACI

这幅马赛克镶嵌画位于意大利拉文纳省的新圣亚坡理纳圣殿(Basilica of Sant’Apollinare Nuovo)内,它可能体现了基督教最早关于魔鬼的想象。这幅6世纪的马赛克镶嵌画展示了身着泰尔紫的耶稣基督,在最后的审判中端坐着。他在把获得救赎者的灵魂(由绵羊象征)和受诅咒者的灵魂(由山羊象征)分拣开来。

在绵羊身后站着一位红色的天使,而在受诅咒者的身后,是一位蓝色的天使。两位天使脑后的光环原本是权力的象征,并不意味着圣洁。蓝色的天使可能就是路西法,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撒旦的堕天使。和后来的形象不同,这里的路西法美丽、光芒四射,而非长着角和蹄子的红色怪物。在6世纪时,红色还是天国的象征,而在之后的几百年中,它只能让人联想到地域的烈焰和魔鬼。

在《新约》中,撒旦变成了邪恶的力量。他劝诱耶稣放弃自己的任务:“你如果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你”(《马太福音》4:9)。他还被描述为灵魂的猎手:《彼得前书》告诫道:“你们要谨慎,要警醒。你们的仇敌魔鬼就像咆哮的狮子走来走去,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到了《启示录》中,撒旦已经成为了灭世的猛兽,意志坚决地要颠覆上帝和天堂。

在《武加大译本》中,《新约》与《旧约》中的两个魔鬼第一次被联系了起来。这部4世纪的拉丁文译本由希伯来语《圣经》翻译而来。《以赛亚》14中提到了一位名为路西法的古代国王,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披光者”,他是从天堂掉落人间的。与《以赛亚》中内容相呼应的是,耶稣在《路加福音》10:8中说:“我看见撒旦像闪电一样从天上坠落。”在5世纪,中世纪的早期,著书人们开始使用《武加大译本》中《以赛亚》中路西法的名字来称呼《启示录》中堕天使的领导者。他和同党们被抛进了深渊。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