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有什么好处?

发布:2020-04-02 22:41 · 奇闻异事

当然,不总是越古怪越好。如果一些不太和谐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光是处理这些事情就会耗光你所有的精力。比如说,一头灰熊闯入你的院子,毁掉你的汽车,这是一件怪异的事情,但你并不会迸发新的创造力,可能只会打电话给你的保险公司。

不论如何,试着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古怪之处――这一过程被称为认知重估――可以帮助你应对在被视为另类后遇到的困境。把使你异常的东西重新定义为给你力量的东西,最终会让你更加快乐,

? ALEX MERTO

从不同寻常的角度看问题还能提高你所属的更大群体的决策能力。20世纪50年代,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的著名实验揭示了随大流偶尔会闹出笑话。在这项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要将一条线与另三条线中的一个进行匹配(其中两条线大小明显与第三条不同),当小组中的其他人(实验团队人员)选择了错误答案后,有三分之一的参与者也给出了错误答案。这一实验是一个经典案例,显示了人们随大流的心态。当一个参与者后来被问到为什么这么选择时,他说,他担心被视为“异类”。也就是说,他不想被视为一个怪人。

但该实验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衍生版本,阿希在那个实验中引入了另一个变量。这一次,实验团队人员中有一位给出了正确答案,而剩下的仍然试图迷惑参与者。仅仅有一个不同于大多数的人,随大流的概率就下降了80%。

也许这些实验中的参与者觉得,就算是异类,至少这位持不同意见者会和他们都被视作异类。有趣的是,即便这位持不同意见者的答案是错误的,参与者也更少有可能随大流。这位持不同意见者似乎给了参与者表达不认同的许可。

多种观点对思维的发散作用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并且强调了人群多样化对打破现有观点的重要性。根据一项针对说服力的研究,少数群体的观点之所以如此有力,是因为人们会因此更仔细地审视问题。

当我们听到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我们会更客观对待现有的观点,这使得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相比之下,多数群体的观点会让我们局限于那些支持多数群体观点的数据。正如查兰・内莫斯(Charlan Nemeth)和杰克・贡卡洛(Jack Goncalo)在《叛军成群》(Rebels in Groups)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少数群体激发了更多的原创性,而多数群体则激发了更多的思维常规性。

然而不幸的是,当人们不再“古怪”时,这些优势就消失不见了。研究显示,当曾经的少数群体变成了多数群体,这些人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封闭。古怪自有优势,但没有什么是永远古怪的。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