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25年:漫画巨星的“非典型”陨落

发布:2020-05-25 10:51 · 次元动漫

为了保住杂志的地位,《少年SUNDAY》出版社小学馆已经不能允许《柯南》完结。过长的连载不仅使剧情崩坏,也消磨掉了情怀。小兰的手机从直板到翻盖到智能手机,直板是新一送给她的,而翻盖手机和她的睡颜一起被留在了柯南的手机里。这些都消失了。

无法在任何时代停留的《柯南》就像一块浮木,除了偶尔的精彩,已经变成了无休止重复以前的套路、无休止洗白酒厂成员、无休止消费人气角色的死循环。

只要想画,可以永远画下去,宛如没有生命力的僵尸支撑着一本没落的杂志。

这样的场景,兴许只有出版商喜闻乐见吧。

推理番?动作番?拯救世界番??

如果要问《柯南》是什么时候走向了衰落,剧场版给出的答案要比TV动画早很多。2012年左右,TV动画尚有伦敦篇、列车篇等后期精彩剧情,《沉默的十五分钟》却把所有人的脸打肿了。

它的案件之水,推理元素之少,剧情之无聊,动作戏占比之夸张到了让人误以为走错片场的程度。

虽然之前的《绀碧之棺》也很烂,但好歹还有下一部《战栗的乐谱》稍微挽了一下尊。《沉默的十五分钟》彻底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宣告着《柯南》剧场版进入了大“动作片”时代。

推理?什么推理?哦,这是推理作品啊!

《柯南》剧场版并非建立在原作基础上,因此质量与导演密不可分。《柯南》剧场版大致经历了三位导演,儿玉兼嗣、山本泰一郎和静野孔文。这三人的顺位完美代表了他们手下的剧场版质量,而这也和他们本人的态度和经历分不开。

儿玉兼嗣,说他是成就《柯南》动画的人也不为过。在青山创作生涯的井喷期,大量经典话数都经这位导演之手做成了动画。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危命的复活」、「20年的杀意」不仅是早期巅峰,更展现了儿玉兼嗣与青山创作理念的不谋而合。作为推理爱好者的他,虽然没有看过原作,却在翻完之后产生了“非我不可”的想法,这是其他两位导演远远不及的。

与青山同样忠于“享受推理过程”的儿玉不仅在TV动画表现出色,在剧场版更是大放异彩。

儿玉导演的剧场版(M1~M7),大抵都遵循了推理为主、动作场面为辅、恋爱元素收尾的流程,精巧的构思和充满温情的角色使人久久难忘,也让后来的两位导演难以望其项背。

《贝克街的亡灵》公认的最强剧场版

第二位导演山本泰一郎很早便加入了《柯南》动画组,而这却成为了他的局限。执导了几百集TV动画的他,做出的剧场版(M8~M14)不像符合电影的庞大故事而更像是加长版TV动画。

《水平线上的阴谋》山本时期较优秀作品

他无法跳出导演TV动画时的惯性思维,剧场版也基本上是单线叙事,场景都是游轮、海边等TV旧场景。虽然没有像后来的静野孔文一样把剧场版彻底搞成动作片,但推理部分的弱化和冲击感的缺失让他的剧场版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凑个及格分罢了。

至于第三位导演静野孔文(M15~M21),没啥可说的,就是烂,直白的烂,不加掩饰的烂。只要有爆点,他什么都愿意做,大爆炸越来越多,动作场面占三分之二,人设魔改,彻底毁了《柯南》剧场版的口碑。

然而,在儿玉兼嗣因不明原因出走、山本泰一郎回归动画制作后,静野孔文竟然能连续七年执导剧场版。虽然《柯南》的老粉丝都在骂他,但笔者不想,因为他不过是资本派出的站在台前的人。

请他执导这么久只有一个原因――票房。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