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其实,根据当时的眼镜价格行情,患有近视未必不能戴着眼镜去射箭,唯能解释为何给近视眼开后门,而后又将近视跟残疾人挂钩的依据可能是:近视=不健康,当然,乾隆本身也是抵制眼镜的,认为这种西洋之物「用眼镜,则不可舍,将被彼操其权也。」

意思是,戴上西洋人的眼镜,这一辈子就要被鼻子上这个玩意奴役了,想讨圣上欢心的读书人,基本上不会选择戴眼镜。

若是手有残疾或者看不清东西,就不必参加科举了,踏踏实实在家务农即可。这条修正之后的律令大体也能看出,清朝近视的人,真的不是特别多。姑且大胆猜测,读书人近视的比例可能很低,但当时肯定有一定比例的读书人近视,这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清宫廷尚武,但读书的风行还是社会的主流。

比如在《东西文物趣谈》中述说,就有很多纨绔子弟以眼镜来辨识有没有文化、是不是读书人,清人方朔有一首《圆光镜诗》说:「圆光大镜装近视,教人知是大伟人」;清人杨静亭的《时尚门》中也有一首《眼镜》:「眼镜戴来装近视,教人知是读书人。」

又是大伟人又是读书人的,这些戴眼镜的公子哥们的榜样肯定是存在的,即那些近视的读书人。

以上两首诗句都是写的北京的公子哥,晚清黄鼎铭《望江南百调》里,有一首词,说的是扬州的纨绔子弟戴眼镜学时髦:「扬州好,服饰竞时髦,铁卡皮鞋声橐橐(tuó),银丝眼镜戴高高,双鬓刷兰膏。」

关于眼镜的诗句,都不免有些讥诮,好端端的,鼻梁上架个玩意,你难不难受?近视眼历来被瞧不起,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中有一则笑话寓言,里边的打油诗有一句笑话近视眼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后来即便是在清朝贵族圈普遍认可戴眼镜是一种时髦的前提下,依然受到很多阴阳怪气的批判。像这首《一至七字咏眼镜宝塔诗》,就是个例子:「咦,晶片(说的是眼镜),玳瑁边,两片连牵,鼻上竖齐匾,耳朵背上拉线,遮了一层倒看见。」

所以,从这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创作的打油诗中,可以看出,清朝还是有很多戴着平光镜的「近视眼」的。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