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在唐代由尚书省祠部发行,因此又称祠部牒。度赚上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等内容,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身份证。有了这份度牒便可随意行走,还获得了免除赋税徭役等特权。这在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时代,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既然度牒如此重要,那么其发行自然也要严格控制。在申请度牒的文书上面,需要三省诸位高官连署才行。首先需要地方官府、名僧、大臣上奏申请,并提供剃度者的个人简要信息。随后经过皇帝批准,再由中书门下向祠部发出敕牒。再由祠部向表奏者转发敕牒并颁发实名敕牒。
莫高窟中的文殊菩萨形象
所谓的实名敕牒是与空名敕牒相对而言的。通常情况下,祠部颁发的都是已记录剃度者信息的实名度牒。而空名敕牒是指未填剃度者信息的空白度牒,这种度牒就可以由买主随便填写。后世朝廷为增加财政收入而大肆贩卖的度牒,也多为这种“空名度牒”。
除了限制性地颁发度牒外,唐朝还一反隋朝的宗教宽容政策,严格限制寺院建造的政策。在隋朝时期,有僧行处皆为立寺。因此隋代寺院数量增加很快。唐高祖在位时期,却并未如隋代统治者那样大力推崇佛教,反而淘汰了不少寺院僧尼。但在武则天继位后,由于其崇信佛教,因此又对佛寺的发展选择网开一面。
武则天时代的网开一面 实际上也增加了度牒的收入来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唐开元年间的有敕额佛寺数量与贞观年间相比并未增长多少。从武则天当国到会场灭佛之前这段期间,主要增长的是“无敕额佛寺”。
这里说的有敕额佛寺,也就是国家官方认可的寺院。而民间私自建筑的佛寺在当时严格来讲并不能称之为“寺”、“院”,只能冠为“招提”或“兰若”。
唐武装的会昌灭佛 有巨大的经济考量
根据后来会昌灭佛时期的统计,这段期间共拆寺4600多所,拆“招提”或“兰若”有40000多所。还俗僧尼260500人,解放寺院的奴婢150000人。佛教寺院在唐代的发展可见一斑。如此多的寺院对朝廷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股极大的有害势力。但限制佛寺发展只是节流,要想开源就必须从作为源头的度牒下手。
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杨国忠献策,不用耗费正库之物便能筹钱。于是让御史崔众去河东收钱度僧尼道士。结果,很快就得钱百万。后来唐肃宗在彭原郡时因“军兴用度不足”,也通过贩卖度牒的方式来筹钱。
尽管朝廷开始逐渐滥发度牒,但此时度牒发行手续仍然比较复杂。跟后来宋朝时的度牒经济规模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安史之乱的爆发 迫使唐朝贩卖度牒换钱
宋朝的开源经济
北宋时期的佛像
北宋初期,为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对出家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当时的宋朝财政,还是收大与支的,故而度牒价格还很正常。每张只收一百,也没有出现贩卖度牒筹钱的现象。对于僧人来说限制并不算严格,可以说是相当宽松的。
但到了宋英宗年代,情况则大不相同。北宋中央财政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资金困难,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既然出现了财政困难,那就要想法子筹钱。便开始学习到了唐人贩卖度牒筹钱的方法。
宋英宗时代的经济困难 让度牒有了重要价值
于是,宋朝政府对度牒开始极为看重。在官方编纂的《皇宋中兴两朝圣政》中,就明确把“度牒”归入在了“财用门”和钱币并列。这也让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鬻牒最为滥觞的时代。
至于宋朝正式采取鬻牒政策的时间,也有不同说法。通常认为,在治平四年以前,朝廷买卖度牒的行为还算不上滥觞。但从治平四年开始,每年所卖度牒总额一直在不断上涨。到宋神宗时期,每年发行度牒数量已超过10000。发展到末世的宋徽宗阶段,每年已发行超过30000。这个进程一直到南宋孝宗在位时期,每年度牒发行量更是突破100000大关。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