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居正改革”看财税制度变革动因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赋税论》中认为,国家的经济系统和赋税有密切关系。如何构建合理完善的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如果执政者对国家的经济面貌(人口、财富、产业周期)没有深刻的认知,就无法确定合适的税率,过高税率会伤害税源,降低经济活力,但低税率又可能会造成国家财政支出乏力,无法维持公耗,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统治的稳定都是极有害的。总而言之,不合现实的税制造成征税效率低下,资源流转效率低。那么,我们不免要思考,财税制度是如何存在的?其变革的动因是什么,与什么相联系?

从“张居正改革”看财税制度变革动因

自国家建立以来,“税”便产生了,有关“税”的各种论述也层出不穷。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关于税收和经济的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早就有所论述。先秦著作《管子》就表明财税是国家运作的基础,提出“地者,政之本也”。《权修》篇写道,“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表明了税赋经济性的重要特点,以及“国富”的前提是“民足”的思想。此外,我国古代的改革家也十分重视税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商鞅变法就通过对商业课以重税来促进农业发展,“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通过一系列重农抑商的财税政策,使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霸主。

从“张居正改革”看财税制度变革动因

从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交织的视角来看,财税制度就是税收资源在政府间分配的制度性安排,它既体现了对公用资源分配的过程和实现形式,又承担着政府的经济职能。

明代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以强有力的税法改革暂时解决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为行将朽木的明王朝赢得了一丝生机。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吏治腐败,皇族宗藩繁衍,致使农民负担日益沉重,赋役不均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作为赋役征收依据的黄册失真失效,明朝政府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里甲制度趋于瓦解,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基层税源的管理和控制,基层税源中的农业税,即田赋是明王朝最大的财政进项,税源枯竭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

然而底层农民的经济状况却更加恶化了。一是税收管理体制混乱。由于黄册失真,即使许多农民已经失去土地,官府仍然按照登记在册的户籍要求农户征税,但真正拥有土地的豪强则得以免税,致使税法被束之高阁。地主和官僚相互勾结,巧取豪夺,侵占田地,最后导致只占少量土地的自耕农承担了众多田赋。二是权贵征用无度。明王朝的宗藩庞大,据统计,宗藩见存人口从洪武中期的58人发展到万历甲辰时期的80000人之巨。他们既享受高额的俸禄,又兼并大量土地、隐匿财产,使国家的税田大量减少。明嘉靖41年,御史林润才指出:“……夫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来凡八百五十三万石……夫赋不可增,而宗室日益繁衍,可不谓寒心?” 三是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明朝中后期,太仓银库常常入不敷出,正德时期赤字351万两,嘉靖七年111万两,隆庆元年345万两。

从“张居正改革”看财税制度变革动因

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使得明朝政府加重了对百姓的科派与搜刮,致使民怨四起、民不聊生,底层人民和官僚权贵的矛盾已经累积到即将爆发的地步。张居正对于明王朝财税状况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他从土地兼并问题入手,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抑制土地兼并,集中整理税源,重点改革税制。税收上,他以清丈田亩的措施增加税源,实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原则,减轻百姓负担。财政上,他倡导朝廷缩减不必要开支、精裁冗员,并且限制了年少贪财的万历皇帝对内帑的随意调用,由于税法改革成效显著,万历五年太仓收入突破400万两白银,缓解了财政危机。

从深层原因分析万历前期张居正改革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于改革使国家的财税制度适应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在照顾农民利益的同时,整顿了权贵宗藩对国家资源的侵占情况,缓解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可以看到,国家的财税制度决定了政府如何执行其财政职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只有结合具体的时代语境,才能处理好资源分配、公用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管理决策问题。

从“张居正改革”看财税制度变革动因

然而,由于改革触犯了众多宗藩、权贵官僚的利益,一度遭到巨大的阻碍。张居正在世时尚且能凭借自己作为帝师和内阁首辅的身份,培养心腹,把持朝政,以个人威望和政治手段推行税制和吏治改革。但在他死后,被压抑多年的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家族进行了疯狂报复,改革也不再被坚持,大明王朝离末路也越来越近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